第95頁(1 / 2)

其餘人也附和道:「以前不是你們公司牽頭,也有其他公司做過這種送貨下鄉,我就合作過。人流量確實能帶一點給雜貨店,但漏件錯件那些事搞得亂七八糟,一個件一丟,完全不夠補窟窿,最後都找我們麻煩。」

周邊七嘴八舌漂浮著各種贊同和反對聲音,有人說:「這個項目對快遞多的村是個利好,但我們這些偏遠村一年到頭沒幾個件,還要人守著,是不是浪費大家時間?」

還有人說:「是利好又怎樣?最後變成分蛋糕任人唯親,後續也沒人給我們培訓告訴我們怎樣做?我們會有什麼收益、什麼風險,有人說之後處理起錯件漏件來最麻煩,還有可能賠錢。你們公司不給我們保障,我們老百姓得不到收益啊!」

林超雖說從事快遞行業多年早已和各路人馬打過交道,但如此以第三方公司領導的立場處理基層多方紛爭,還是頭一遭。

這些人裡面涉及村幹部和地頭蛇,他更不知道這背後盤根錯節有多深,會怎樣不利於後續開展工作。

他內心試圖運籌帷幄,卻被你一眼我一語圍困得手足無措,只得一直安撫:「你們慢慢說,一個一個說,我們記下來,回頭一併處理。」

人群中突然傳來一個響亮而有些傲慢的聲音,力壓群雄:「現在也不是按鬧分配的年代了,繁星目前正在設計幾套線上管理系統,等這些系統成型後,網點選址從候選、選拔、培訓上崗、問題件處理、年度考核,清退流動的所有流程,都會納入到系統當中,一切都會公開透明化。」

眾人聞聲望去,見一氣質絕佳的中年女人漫不經心發話,卻又句句切中要害。

在一陣揣測這個女人究竟是何方神聖的聲音里,有人對薛伊寧的論調提出質疑:「怎麼做?說是那麼說,沒見到有人已經馬上要給自己侄子了嗎?」

薛伊寧看一眼林超,再看一眼蕭雲徊,見此二人一時也被她這種調子很高的架勢弄得無言以對,遂提出自己的方案:

「可以做成積分制,通過幾點:網點地理位置的通達性、網點當前的資源可用性、網點的服務輻射範圍、居民反饋度四個方面做出一份詳細的積分考察表格。」

「通過給四個指標建立出不同權重,比如通達性40%,資源可用性30%,其餘兩點各15%。隨後對各個指標進行細化,比如資源可用性細化為,是否已有成型的基礎設施,水、電、網絡的配套完善程度如何。每項指標建立一個0到10分的考察表格。」

「通過各指標得分乘以其權重,算出每個候選的總分,公開排序。這並沒有什麼不容易做到的。」

薛伊寧的回覆擲地有聲,混亂的場面由於她清晰的思路竟然瞬間安靜下來。

有人救場,林超自然很高興,他回過頭去觀察蕭雲徊動向,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,他甚至從蕭雲徊的眼神中讀出一絲認同,難怪原本十分牴觸薛伊寧的蕭雲徊,直到現在還未出言阻止。

這時,南嶺村那位「地頭蛇」再次跳出來:「問題是,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個香餑餑,像我們村,就沒人想做。」

與他同陣營的聲音立馬又被撩撥起來,紛紛表示贊同:「對!對於快遞不是香餑餑的村,你說這些也沒用啊。」

薛伊寧反問:「你們現在快遞都不能到村,不想快遞到村變得方便嗎?」

幾個刺頭一時間被她反問住。

南嶺村的「地頭蛇」迎難而上:「我們可以不收發快遞。如果有快遞,也可以像現在這樣到鄉鎮拿,沒必要專門騰出一個人去收發一年也不會有幾個的快遞。大家都沒時間,要忙著打工掙錢!」

「既然要打工掙錢,村級快遞點就是一個現成的崗位,你們怎麼不知道把握機會?」薛伊寧再次反問。

林超見此機會,趕忙補充:「的確,這個崗位會有固定工資每月三百,其他的會通過快遞訂單按單量提成。隨著三級物流體系的成熟,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收發快遞,這個提成的前景也會越來越好。」

地頭蛇似乎並沒想過還有崗位工資,些許偃旗息鼓,但仍然問:「一個村,每天零零星星幾個件,還指著每個月三百的收入活嗎?出去隨便打個工都不止這點。」

薛伊寧回得不緊不慢:

「本來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就是為了普及中國農村的電商覆蓋,等到完全覆蓋了,消費習慣自然會被培養起來。你能用手機點一點就買到東西,何必再去集市買?這反倒利好你們偏遠的村子。」

「等大家都習慣電商購物了,還能進一步促進村子的電商創業,收發本就是一體。如果盤活了村子裡的電商創業,很多人壓根不需要去打工,就能掙到相應的工資。」

眾人譁然。

電商創業如今在農村已是勢不可擋,越來越多出現在嘟音和慢手上的農村網紅翻紅獲利,沒有人不想這種機會下一個垂青的就是自己。

見無人再有異議,薛伊寧接著說:「繁星目前正在打造線上物流管理系統……」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