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頁(1 / 2)
蘇雪晴有想法,她有前世先進的知識點,這個年代有很多設備儀器都沒有,但不代表沒有其他的替代方式。
「寫,不然,帶你過去幹嘛。」郭教授道,「要想成長,要想學習到更多的東西,你們自己就得嘗試去做方案,看看你們做的方案跟最終確定的方案差在哪裡。」
「好,老師,我明天一定早早過來。」蘇雪晴道。
「也不用太早,九點左右出發。」郭教授道,「你跟你未婚夫有沒有要約會?」
「沒,沒有。」蘇雪晴連忙揮手,「我們住在一個屋檐下,每天都能見面。」
「還是得有點事業心。」郭教授道。
蘇雪晴從郭教授的辦公室里出來,她回到座位,韓芳立馬湊過來。
「老師跟你說了什麼?」韓芳道,「他總不會是在批評你吧?」
「不是批評,老師說要建橋,讓我跟他一起去勘測。」蘇雪晴道,「老師是不是有跟你們說?」
「沒有……」韓芳道,「老師讓我多去工地,多看看那邊的情況。」
「……」蘇雪晴眨眨眼,她不知道怎麼說。
「你的基本功比我紮實。」韓芳道,「老師經常說你的能力比我們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強,說你天生就是吃這一碗飯的。」
蘇雪晴心想哪裡有什麼天生,還不是因為她前世的努力麼。要是蘇雪晴前世沒有努力,她今生不可能這麼快就能學到這麼多有用的知識,也不可能讓老師這麼看重。就算看重,還是會差很多。
當寧彥靖得知蘇雪晴要跟郭教授去勘測江面以及兩岸的時候,他驚訝,他還以為蘇雪晴是去工地看看那些人蓋房子。
「建大橋,這是大事情。」寧彥靖道。
「對啊。」蘇雪晴點頭,「這橋面多少寬,都得有計劃。等到以後,來來往往的車輛也多。江水衝擊橋墩,上游暴雨對下游也有影響。那一片地區本身是河流衝擊出來的平原,江邊的土質相對鬆散。在上面修建建築物,建築物容易下沉。設計橋樑的時候,也得考慮諸多問題,挑戰更大。」
「老師願意帶著你去,不錯,不錯。」寧彥靖道,他相信自己未婚妻的實力,未婚妻在閃閃發光。
「可能要勘測一段時間,不是看一兩天就可以。」蘇雪晴道,「還得查看以前的水文資料,要看未來,也得要看過去。」
「看!」寧彥靖道,「你不是天天看書嗎?」
「嗯。」蘇雪晴道,「估計資料不會太多,能有最近一百年左右的資料,算是不錯的。要是不好,可能就只有建國到現在的。」
蘇雪晴之前尋找過一些材料的,她只找到建國到現在的,中間還有好幾年是斷檔的。可能跟特殊年代有關係,特殊年代的時候,很多相關方面的專家都被打壓下放農場,沒有專業人員去記錄那些資料,其他非專業人員記錄的時候記錄得亂七八糟,單位都用錯了,毫米變成厘米,錯誤非常大。
相差十倍也就算了,有的相差百倍,數據都是亂寫的。按照上面寫的資料,都不知道發過幾次洪水,多少房子都要被淹了。而根據蘇雪晴的記憶,還有她詢問過其他人,那幾年壓根沒有發生過那樣的事情。
「資料少,可提供的樣本少。」蘇雪晴道,「得知道更多的情況,才能更好地針對相關情況。」
「你老師他們都在。」寧彥靖道,「眾人拾柴火焰高。」
「是。」蘇雪晴道,「老師他們一定都會考慮到這個情況,各種情況都會被考慮進去。橋沒有建好,坍塌了,要命的。」
「干你們這一行,一個不好,就是要命。」寧彥靖聽蘇雪晴說過好幾遍。
「本來就是這樣的。」蘇雪晴道,「種果樹沒有種好,不開花不結果,不會直接把人給埋進去。虧本了,還能想辦法通過其他方式存活。干土木建築的,沒有做好,完蛋。我得去看看筆記,明天,別老師問我話,我都不知道。」
「……」寧彥靖想說老師帶你勘測,是要根據現實情況勘測吧,也許老師會考蘇雪晴別的問題,「你有沒有考慮要讀研?」
「讀研?」蘇雪晴錯愕。
「你跟著老師學習,要是可以的話,也能讀研,你想讀嗎?」寧彥靖問。
「我沒有做古代建築研究,現當代的建築研究,更多地靠實踐。」蘇雪晴道,「說實話,我沒有想要讀研。」
不是蘇雪晴不想讀研,而是有的專業在沒有做相關方面的研究下,讀研沒有多大的用處,倒不如親身實踐。現當代的建築跟古代的建築有很大的差別,不是說蘇雪晴會寫論文,她就能把事情做好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