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頁(2 / 2)
王海本身品質就是隨了他那涼薄的爹,再碰上個黑心蓮,兩個人真是絕配了。
作為鄰居的王山,看著後娘蓋著大房子,天天吃著大魚大肉,眼睛裡都要冒火了。
天天隔壁那肉香,把他小兒子饞的嗷嗷哭,他覺得沒面子,只能打兒子,一天天的,一吃飯家裡就雞飛狗跳的。
林妙幾次在外說話都在說他不孝,他心裡不滿又沒辦法反駁。
他當時分家的做法本身就被人詬病,王山只能在外說,後娘對他們兄妹倆的不好。
當年後娘是怎麼虐待他們兄妹的,這個編排。
人是健忘的,同情弱者的,他們忘記了當年因為王家分家時,背後如何議論王山兄妹白眼狼。
現在只說林妙心胸小,都不肯看在王大根的面子上接濟一下王山,讓孩子去做工掙些工錢怎麼了,又不白要你的。
當然,這些都是沒機會參加建房掙錢人家,才會去說的酸話。
為了趕在農忙前把房子建成,特別是林妙那院子的圍牆高,需要更多的人力,徐清松在她的要求下,找了更多的人來幹活。
年紀大的男人和一些體力好的農婦,也都加入了建築的隊伍,做飯的就增加到了6人,一天天那糧食吃的讓人咋舌。
房子主體都建成的時候,大家發現,這段時間這麼忙,大家沒有累瘦,反而變胖了。
不管怎麼忙碌,那繼子王山,還有他那邊的親戚,加上一些欺負過原主的人,林妙是堅決不用的。
她那繼子的遠親,白老婆子還來勸:「我說林氏,你也別那么小氣,都多少年的事了,你就計較個沒完,做女人,就得大度點,都一個村住著,怎麼還區別對待呢?」
林妙冷笑地說:「我這人最記仇了,我就不是個大度的,你那麼大度,把你家糧食給前面那個王寡婦吃唄,也別一天天薅著你家老頭子回家,誰用還不是用呢?你呀,怎麼就那麼計較呢,你呀,做女人就大度點……」
這老婆子的男人和那小寡婦相好,背地裡誰不知道,她天天和老頭子吵鬧,在這和她當什麼大尾巴狼呢?
人哪,過好自家日子不成嗎,咋那麼喜歡摻合別人的事呢,欠兒不登。
白老婆子都被林妙的直白驚呆了,怎麼,這麼直接揭人家的短呢?
她想上去撓林氏,可惜她不太敢了,同村的剛被打幾天?自己這口老牙也不咋結實啊……
總體來說建房子很順利,人多好幹活,人少好吃飯麼。
隨著秋收季的到來,主體工程也算完成了。
剩下的細緻活計,就由幾個工匠師傅完成,王森這做飯的手藝也還行,林妙就把一切交給他去做。
至於他名下那一畝地,他也不太會幹農活,就請了家裡勞力多地少的人幫著收了,給些糧食做酬謝,人家可樂意了。
大禹朝這些年挺安定。
就因為安定,人口越來越膨脹。
朝代更替,戰亂死人什麼的,也有人口壓力的原因。
林妙給幾個師傅結了帳,幾人高高興興地告辭去了。
她這建房子如火如荼的,府城卻亂糟糟的,直到新知府的到來,才安定了。
那麻知府和高文才昏睡不醒,多少大夫摸不著頭腦。
查不出病因,就是不醒,靠著灌湯水勉強喘著氣。
最遭罪的是,他們心裡什麼都清楚,就是醒不過來。
沒多久,人都瘦的沒個樣子了。
麻家和高家的親戚朋友一次次去府衙鬧,讓快點破案,找回財物。
這時候沒人關心這兩個人了,眼看著床上拉,床上尿,苟延殘喘,就是個累贅了,誰有耐心管他們?
這種男人,好好的時候也是三心二意的,遇到這個事,哪有人再真心對他?
都在算計!
新知府對這兩家人煩的不行,還不得不派人查案。
這不翼而飛的財產,查起來一點沒有蛛絲馬跡。
看起來似乎獨行俠所為。
不過,那麼多財物,是怎麼搬走的?
讓人不寒而慄。
找不到財產消失的任何線索,知府大人也是焦頭爛額。
難道能是鬼拿走了?
他都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,他要是敢說出來,不得成為笑柄了。
林妙就和老三王森搬家了。
家裡本來也沒什麼好東西,林妙只把近期買的一些東西搬過去了,其它舊東西基本都沒拿,實在是太破了些,沒有什麼價值。
不過村里人的眼光,總是有意無意的盯著她家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/16_b/bjZQn.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