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頁(2 / 2)
她第一次體會到了死刑犯的感受。
周一做早操,書包被堆放在一起。一散操唐佳她們就逼問過來了,姜麗麗的手幾乎是發抖的,故作鎮定在書包里摸,知道這樣的拖延不會是最終的解決方法,用姜茂林常說的話:伸頭也是一刀,縮頭也是一刀。
但下一秒她愣住了。
她摸到了兩塊橡皮。
帶著香味的,做成水果形狀的,帶著對應的水果香味的,如同她誇口的一樣,完美的橡皮。
第4章 第 4 章
姜麗麗會不會走上唐佳的老路,沒人能證實這一點,因為姜茂林同志又發現了新的創業項目,帶著家小回到了自己老家那座城市。但一年級一班不再屬於唐佳和她的跟班們了,至少林爽不會再回到過去了,姜麗麗知道,她成為新猴王,或者帶著姜麗麗的跟班過唐佳的日子,都可以。
至少她的人工耳蝸再也不會被藏起來了。
分別用了許多眼淚,許多保證,還留下了電話號碼,姜麗麗買了一本同學錄,連唐佳也寫上了。
她在第二次轉學時和林爽斷了聯繫。
在那之後又過了一些日子,姜茂林先生更換了不少行業,都是重複同一套路徑:用比別人更快的速度熟悉和進入一個新行業,做到管理的位置,發現新的創業機會或者跳槽邀請,然後奮不顧身投入進去,最後賠個精光。這其中也有幾次是無比接近成功的,所以姜麗麗和媽媽弟弟也跟著過了一些好日子,她穿過上千塊的裙子,配的是紅色小皮鞋,像童話中的鞋子。她父親也買過小車,也住過頂樓,當然也住過地下室,也有過半夜狼狽搬家,和在火車座位上通宵的經歷。
這些事在姜麗麗身上留下很多痕跡,比如她至今喜歡八寶粥和泡麵,因為有種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,很多個顛沛流離的早晨,這就是家裡的早餐。當然她現在編故事的技巧也更好了,那些天南地北的經歷,那些大商場,遊樂園,看過的豪車,無數次坐在旁邊聽著林曉莉女士和她新交的朋友聊起別人家的八卦,都成為她編故事的養料。顛沛流離的經歷尤其讓她編起故事來成本極低,她既不用努力吸引聽眾——沒什麼比一個中途入學的插班生更能吸引目光了,又不用擔心售後,橫豎過不了多久,又會換一個學校。
她像個精湛的魔術師,跟隨一個馬戲團四處遊走。在每個小鎮上進行一番讓人瞠目結舌的表演,然後迅速轉移,只留下一段傳說。她清楚知道她會是許多人童年裡濃墨重彩的一筆,她也習慣做這樣的角色了。就像個高度職業化的表演者,甚至已經有了一套固定的開場了,像戲曲里的人物出場,先要陳一段家史。
最開始當然是為了自保,經過唐佳那一次,她對陌生環境始終充滿警惕。後來漸漸就成了習慣,像享受慣了的人不肯輕易脫下舒適的衣裳,儘管知道那是試用裝。
她甚至根據不同的時期調整了她的人設,小學自然是家境和經歷,她是家裡爸爸開公司的女兒,媽媽甚至是模特出身——林曉莉女士引以為傲的一次在工廠當過產品冊模特的經歷,在姜麗麗這裡一度被誇大到去國外走秀。到了中學,人人情竇初開,開始關注起班裡哪個女孩子哪個男孩子的時候,她開始有了上一個學校的「好朋友」,會在里評論她的說說,頭像是初中女孩最喜歡的帥哥模樣。她還有許多「以前的朋友」,會在她生日的時候從遠方寄來禮物,會排隊在她的空間裡祝賀,會有一個響不停的群聊,女孩子羨慕的東西,他們都有,並且早已經送給過姜麗麗。
說得多了,連她自己也有些恍惚,仿佛那幻夢中的生活是真的存在,仿佛她真是那個擁有一切的姜麗麗,而不是跟著父母顛沛流離的平庸小女孩。但轉念想想,那個姜麗麗擁有的一切羨慕和地位,她也等於擁有了,又有什麼區別呢。
事情在高中時迎來了一些變化。
姜麗麗上高一的那年,姜茂林終於決定帶著全家人回到老家定居起來,當然對外聲稱是為了姜麗麗上學,其實是因為姜茂林又一次創業失敗,家中到了幾乎赤貧的階段,所以只能回老家養好傷再出發。
林曉莉女士其實是很好的賢內助,她總讓姜麗麗想起某種溫順而愛囤積食物的草食動物,她和姜茂林就是被掠食者和掠食者的關係。這麼多年來,林曉莉總是在姜茂林創業的途中偷偷積攢下來一點錢,很多時候,這點錢多半淪為了姜茂林下次創業的「原因」,就像松鼠囤積的橡子被人一夜掏空一樣。當然林曉莉女士並不會灰心,最多也就痛哭一場,找她那些剛剛熟絡起來的朋友傾訴一陣,得到許多「該離婚」的建議,然後回到家中,默默開始新一輪的囤積。
但這次不一樣,也許是因為事關姜麗麗讀書,林曉莉女士第一次硬氣起來,做主在鎮上買了個房子,又將姜麗麗送去了當地最好的高中。當然,這跟姜麗麗自己的成績也脫不了干係。初中成績雖然不能全國共通,但她那些奧數拿獎記錄可是實打實的。
也大概是這個時刻,姜麗麗決心要拯救自己的媽媽。她的負罪感越壓越重,因為林曉莉也漸漸學會了家長的三件套:你是媽媽唯一的希望,都是為了你們姐弟我才不離婚的,你要爭氣,等你上了好大學媽媽就能放心離婚了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/16_b/bjZQB.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